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1942年4月25日,在萧红逝世三个月后的一个雨天里,丁玲写下那篇名为《风雨中忆萧红》文章,在纪念文字里,丁玲却用了一大半的篇幅来抒写自己闷在雨天的窑洞里无处可去,时光漫长,“难于忍耐的却是阴沉和絮聒”的心情,笔调抑郁苦闷。
文中有这样的语句:流着一点温柔的泪,那些天真、那些纯洁、那些无疵的赤子之心,那些轻微的感伤,那些精神上的享受都飞逝了,早已飞逝得找不到影子了。
人忆旧是因为现实不得意,想说不能说,想写不能写,情何以堪。
不久丁玲离开延安,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深入生活,改造思想。
丁玲说:“女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吃一堑长一智,演砸了没关系,重打锣鼓另唱戏。
1948年丁玲完成了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949年党中央机关进驻北京,经党中央大力推荐,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和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得1950年度斯大林文学奖。
被冠之“新中国的女战士”、“红色作家”的丁玲开始春风得意,身兼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讲习所所长等数职,成为文艺界的重要人物,被沈从文称为在天上“飞来飞去”的人。当时的重要报纸、杂志几乎每天都有丁玲参加各种活动的消息。
有句话,上帝要你灭亡,先会让你疯狂。
好了伤疤忘了疼,官运亨通的丁玲锋芒毕露对毛泽东、江青夫妇有所不恭,时有闲言碎语。
丁玲曾说:轻率的玩弄恋爱正如玩火一样,随时有的危险。如果说恋爱是甜美的酒浆,但随便乱喝,也会变成烈性的毒汁。
于是,往事就要重提,丁玲在南京软禁的三年又被提了出来,新帐老账一起算。
1955年经毛泽东批准,丁玲作为“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主谋遭到批判。
1958年被流放到北大荒农场劳动改造;
在北大荒农场养,丁玲实在受不了折磨,两次给北京的毛泽东写信,恳求“亲爱的主席救救我……”。但时过境迁,此时的毛泽东对她恩断情绝,不予回复。时任农垦部长的王震,暗中特意照顾着丁玲,尽所能的提供种种便利,使丁玲有写作的机会。
1970年,丁玲又以反革命罪被秘密投入关押政治犯的秦城监狱。
1975年获释后再被送到山西农村改造。
1979年平反,丁玲获准回到北京,此时,毛泽东已经逝世,江青被囚。
1979年末的第四次文代会,丁玲重返文坛,会议期间高莽为丁玲画了一幅肖像,丁玲看后很高兴,认为画得神似。高莽请她题辞,她略一思索,提笔写了“依然故我”四个大字。
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波折,这个强大的女人依旧是铁打的,起起落落几番沉浮的坎坷经历令人扼腕唏嘘。
丁玲回北京不久,美国华裔女作家於梨华女士访问她,谈话间她向於梨华轻松的讲述她在北大荒养鸡的经历,像讲别人的故事。
当时许多人平反后不停地诉说着自己的苦难,她却淡淡一笑:“母亲犯了错误,做儿女的吃点苦算什么?”
丁玲的《牛棚小品》着意描写顽强的生命、坚忍的意志和患难的夫妻情义,刻画束缚中所获得的片刻快乐,努力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情愫。
丁玲说:忆几十年大好年华悄然消失,前途茫茫而又白发苍苍,心高命薄,不觉怅然。
诚哉斯言。
陈明在口述我与丁玲五十年中讲:“1960年作协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拍了个电报通知丁玲,大意说作协开会你可以来,也可以不来。我们商量了一下,还是去。丁玲就去参加会了,还作了书面发言。会后大家照相的时候,丁玲看见了毛泽东。她没敢过去,站得远远的。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
即使相隔不远,也已是人各天涯。
数载恩怨纠结,在无情的岁月中,在无言的注视下烟消云散,留给丁玲的是几处暗伤、半腔宿怨。
有人曾问她:你恨主席吗?
她非常平静地回答说:我当然不恨。他当年爱我却得不到我,只好叫人折辱我罢了,我有什么好恨?
1985年4月,年届80岁的丁玲重回延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室的一张毛泽东与其他革命前辈合影的照片前驻足良久,仔细看着照片中那些熟悉的面孔,最终感慨万端地说:“当时他们是弟兄,可后来却成了君臣。”
1937年6月18日,延安文艺界为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其中演出的一个节目就是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的一个话剧,台上演巴威尔的年轻小伙子英俊的扮相、娴熟的表演赢来观众热烈的掌声,也引起了坐在观众席中丁玲的注意,她似乎从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胡也频的影子。
这个年轻的帅哥就是20岁的陈明,刚刚放弃了上海商学院的学业,满怀抗日救亡的热情奔赴延安,当时的丁玲是33岁的资深熟女一枚。
陈明这样回忆他第一次见到丁玲的情景:“她那个时候矮胖矮胖的,穿着军装,打着裹腿,系一根皮带,和大家一样,我没有产生什么特别的印象。”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委托中宣部组建“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任命丁玲为西战团主任,陈明被任命为西战团的宣传股长。
一段恋情就此在宣传革命的氛围中拉开了沉重的序幕。
1937年9月,丁玲率西北战地服务团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前线,深入部队演出鼓舞士气,进行战地采访和报道,向当地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协助地方组织救亡团体,去友军演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前后辗转数千里,成绩卓著,声名大振。丁玲的名字也随之受到中外新闻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几千里的革命路途中,颇具组织才能和表演天赋的陈明一路努力支持丁玲的工作,而丁玲,也悉心照料陈明的生活,流水般的日子中,两人逐渐产生了超出革命同志的感情。
1938年夏,西站团圆满完成任务回到延安。
老年的陈明回忆爱情的开始是这样的:“那是在一个小饭馆里,我们坐在炕上,我说:主任,你也应该有个终身伴侣了。丁玲反问我:我们两个行不行呢?我听了吓了一跳。事后,我在日记中写道:让这种关系从此结束吧!她看到后,说:我们才刚刚开始,干吗要结束呢?”
1938年,丁玲委托她的亲戚,把自己的两个孩子从湖南接到了延安,其中一个孩子蒋祖林很长一段时间由陈明照顾。
陈明和丁玲之间的微妙关系,很快引来流言蜚语。
但年龄、地位、资历、经历、每一条似乎都是横在丁玲和陈明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丁玲整整比陈明大13岁。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如果女大十三呢,金砖会不会压死人?
丁玲说:“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
面对众多的好心规劝,面对与丁玲间的重重障碍,年轻的陈明烦躁不堪,在烽火剧团担任大队长期间,他认识了团里搞音乐的清秀女团员席萍, 1940年秋,烽火剧团在陇东庆阳演出时,陈明和席萍闪电般的结了婚。
陈明结婚的消息让丁玲痛苦不堪,苦闷中她向挚友闺蜜罗兰倾诉了烦恼。罗兰跑去痛斥陈明。
陈明的回答是:“我的考虑不是因为她是名人,地位比我高,也不是因为她的年龄比我大……只是觉得她的经历太丰富了,过去的生活道路不一样,将来能不能搞到一起,我没有把握。”
他和新婚的妻子席萍去看望丁玲,丁玲强作笑颜祝这对新人幸福,却在两人走后潸然泪下。
陈明婚后的生活平淡如水,很快他就感觉到自己这么做是无法欺骗自己内心感情的,他依然深深思念着丁玲,这种思念随着时间越发变得深重,尤其是从别人口中听到丁玲生活不好的消息时,陈明心如刀割。
经过慎重考虑,陈明向席萍提出离婚,而这个时候,席萍正在中央医院待产。
这个情节在貌似性格平和的陈明身上显示的无比残酷无情。
幸亏那个年代没有婚姻法。
果真没有最牛,只有更牛,这些人确实一个比一个牛。
当时陈明风华正茂,人生有无数种可能,但究竟是什么,促使他不惜冷酷的抛妻弃子,要跟青春已不在的丁玲在一起?当时丁玲带着两个孩子,而且是同母异父的两个孩子。
革命的力量,人格的魅力,抑或这就是命?
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一物降一物。
为了跟席萍离婚,陈明找的理由是:席萍依赖性太强。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他为自己把这样一个牵强的理由强加给无辜者而内疚,也为自己在不当的时刻提出离婚而内疚。但是,对于在这两个女人之间的根本抉择,却是始终无悔的。
孩子出生后,席萍平静地接受了离婚的现实,自己带着孩子生活,选择了伟大的缄默,将隐痛深埋在心底,默默承受,以后的岁月中,从未说过一句陈明与丁玲的坏话。
不久,席萍调到中央医院做化验员,与同在中央医院工作的陈经镇结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解放后,席萍在北京中央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1953年随丈夫调往广州,一直在卫生系统做领导工作,1983年离休。
陈明与席萍的儿子叫陈东海,父子很晚才相认。
2006年初夏,席萍脑出血住院,陈明听说后,字斟句酌,发了一份数百字的电报给陈东海,要陈东海在席萍醒来后念给她听。
陈东海没这么做,他担心年老的母亲听后再受刺激。
那份电报里面充满虔诚的忏悔与内疚。
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错。
令人怆然。
1942年2月,在延安蓝家坪,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声中正式结婚。
有情人终成眷属。
丁玲对邻居老太太说:我们爱得很苦。我们结婚没有张扬,没有请客。
据陈明说,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人看好他们的婚姻。
有人说:“丁玲嫁了一个比她小13岁的小丈夫。她打乒乓球的时候,把呢子大衣往后面一甩,她丈夫就赶快伸手接住。”
面对铺天盖地这样的闲言碎语,丁玲毫不在乎,她在乎自己,她对陈明说:“随他们说去,让他们说上几年,还能说几十年?”
丁玲的秘书张凤珠曾肯定的说:如果没有陈明,丁玲活不到1979年。
丁玲晚年也说:如果没有他,我是不可能活到今天的;如果没有他,我即使能活到今天,也是不可能继续写出作品来的。
婚后不久,丁玲就发表了屡遭批判的杂文《三八节有感》,之后一直命途坎坷,这种时候,陈明默默的站在了她的身后。
有学者说,陈明一直扮演了丁玲守护者的角色,在丁玲命途多舛的岁月中,不离不弃,成为其坚强的后盾。
1948年10月丁玲在赠送给陈明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精装本上题词:“留给陈明,因为你给我许多帮助,使我这本书写得比较少一些错误和缺点,而且当我写作的时候,不至为外界所影响我的情绪,我是应该感谢你的。”
新中国成立后,陈明与丁玲在北京度过了一段相对风平浪静的岁月。
1951年春天,他们从“文协”机关的大院搬进了多福巷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内。这是结婚近十年后第一个真正属于两人的小家庭,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小天地。
与丁玲风雨同舟44年的陈明,也只过了这么几年相对平稳舒心的日子,其余的几十年都是在受牵连、遭冤屈的逆境中度过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打破了这种短暂的平静。
1955年,丁玲作为“丁陈反党集团”的主谋遭到批判,1958年被流放到北大荒黑龙江佳木斯农垦局所属的汤原农场劳动改造。
文化大革命中,两人被关进牛棚,相互约定:一不能死,二不能疯。
1970年春天,丁玲和陈明又被秘密关进了拘押政治犯的北京秦城监狱——陈明锒铛入狱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他是丁玲的丈夫。
1975年5月,丁玲获释,陈明也随之获释,紧跟着两人又先后被遣送到山西长治市嶂头公社嶂头大队当农民。
1979年1月13日,75 岁的丁玲才被平反,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回到北京。
在历经种种磨难风雨飘摇的25年中,陈明一直陪伴着她,不离不弃,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
丁玲回到北京不久,在某次文学研讨会上,披了一条鲜红的围巾,颜色耀眼,彪显张扬,引起很多人议论。
随他们去吧,丁玲就是丁玲,一生都在荣辱毁举间,又岂会在乎你多看我几眼?
1982年秋,丁玲和陈明去看望舒群,老朋友在一起回忆往事。丁玲笑着向舒群说:“你还记得吗?当年在延安我和陈明结婚时,你曾说别的都好,就只担心将来能不能偕老,现在你不用担心了,我们不是白头偕老了吗?而且是恩爱到老,幸福到老!
早在延安时期,陈明就曾为丁玲收集整理创作素材。丁玲晚年年事已高,她的作品(包括《杜晚香》、《在严寒的日子里》大多经过陈明的修改润饰。丁玲的重要回忆录《魍魉世界》的最后一章也是陈明续写的。《丁玲文集》出版时,陈明也作过认真的校改。不过,陈明都是在丁玲作品的抄件上进行加工,保留了作品的原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改动都得到了丁玲的认可,所以丁玲戏称陈明为家里的“改家”。她风趣地对人说:人家叫我作家,我还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们家里还有一个“改“家。”
文学,爱情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个主题。
丁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牵挂的唯有爱情,她对陈明说:“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而在这句话之后,丁玲说了一句:“你太苦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
这句话足足让陈明搁在心里20年,记忆丝毫不曾减退。
1986年3月4日,丁玲因内脏功能特别是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2岁。其时,陈明刚满69周岁。
当天下午,冰心打来电话询问丁玲病情,不料听到的却是丁玲已逝的消息。
三天后,86岁的冰心在写给丁玲的悼念文字中说:
死而有知,也许有许多欢乐的重逢;
死而无知,也摆脱了躯壳上的痛苦。
这样的达观之语,怕只能出自这位生性恬淡而又经历坎坷的世纪老人之手了。丁玲地下有知,当会心而笑。
有一段话很适合丁玲:作为一个女人,我的一生如此丰富。有激情,有痛苦,有欢乐,有眼泪。作为一个女人,我也许不是规矩和忠诚的。但我忠于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欲望;我对得起自己,也不想伤害别人。如果我做的不够好,请原谅。我,只是个最普通不过的女人而已。说不定,如我这样的女人,应该也可以上天堂。
所有的是非恩怨,魑魅魍魉,在丁玲的身后纷纷扬扬落下,暗香残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文中有这样的语句:流着一点温柔的泪,那些天真、那些纯洁、那些无疵的赤子之心,那些轻微的感伤,那些精神上的享受都飞逝了,早已飞逝得找不到影子了。
人忆旧是因为现实不得意,想说不能说,想写不能写,情何以堪。
不久丁玲离开延安,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深入生活,改造思想。
丁玲说:“女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吃一堑长一智,演砸了没关系,重打锣鼓另唱戏。
1948年丁玲完成了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949年党中央机关进驻北京,经党中央大力推荐,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和周立波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得1950年度斯大林文学奖。
被冠之“新中国的女战士”、“红色作家”的丁玲开始春风得意,身兼中宣部文艺处处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讲习所所长等数职,成为文艺界的重要人物,被沈从文称为在天上“飞来飞去”的人。当时的重要报纸、杂志几乎每天都有丁玲参加各种活动的消息。
有句话,上帝要你灭亡,先会让你疯狂。
好了伤疤忘了疼,官运亨通的丁玲锋芒毕露对毛泽东、江青夫妇有所不恭,时有闲言碎语。
丁玲曾说:轻率的玩弄恋爱正如玩火一样,随时有的危险。如果说恋爱是甜美的酒浆,但随便乱喝,也会变成烈性的毒汁。
于是,往事就要重提,丁玲在南京软禁的三年又被提了出来,新帐老账一起算。
1955年经毛泽东批准,丁玲作为“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主谋遭到批判。
1958年被流放到北大荒农场劳动改造;
在北大荒农场养,丁玲实在受不了折磨,两次给北京的毛泽东写信,恳求“亲爱的主席救救我……”。但时过境迁,此时的毛泽东对她恩断情绝,不予回复。时任农垦部长的王震,暗中特意照顾着丁玲,尽所能的提供种种便利,使丁玲有写作的机会。
1970年,丁玲又以反革命罪被秘密投入关押政治犯的秦城监狱。
1975年获释后再被送到山西农村改造。
1979年平反,丁玲获准回到北京,此时,毛泽东已经逝世,江青被囚。
1979年末的第四次文代会,丁玲重返文坛,会议期间高莽为丁玲画了一幅肖像,丁玲看后很高兴,认为画得神似。高莽请她题辞,她略一思索,提笔写了“依然故我”四个大字。
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波折,这个强大的女人依旧是铁打的,起起落落几番沉浮的坎坷经历令人扼腕唏嘘。
丁玲回北京不久,美国华裔女作家於梨华女士访问她,谈话间她向於梨华轻松的讲述她在北大荒养鸡的经历,像讲别人的故事。
当时许多人平反后不停地诉说着自己的苦难,她却淡淡一笑:“母亲犯了错误,做儿女的吃点苦算什么?”
丁玲的《牛棚小品》着意描写顽强的生命、坚忍的意志和患难的夫妻情义,刻画束缚中所获得的片刻快乐,努力捕捉生活中的美好情愫。
丁玲说:忆几十年大好年华悄然消失,前途茫茫而又白发苍苍,心高命薄,不觉怅然。
诚哉斯言。
陈明在口述我与丁玲五十年中讲:“1960年作协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拍了个电报通知丁玲,大意说作协开会你可以来,也可以不来。我们商量了一下,还是去。丁玲就去参加会了,还作了书面发言。会后大家照相的时候,丁玲看见了毛泽东。她没敢过去,站得远远的。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
即使相隔不远,也已是人各天涯。
数载恩怨纠结,在无情的岁月中,在无言的注视下烟消云散,留给丁玲的是几处暗伤、半腔宿怨。
有人曾问她:你恨主席吗?
她非常平静地回答说:我当然不恨。他当年爱我却得不到我,只好叫人折辱我罢了,我有什么好恨?
1985年4月,年届80岁的丁玲重回延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陈列室的一张毛泽东与其他革命前辈合影的照片前驻足良久,仔细看着照片中那些熟悉的面孔,最终感慨万端地说:“当时他们是弟兄,可后来却成了君臣。”
1937年6月18日,延安文艺界为纪念高尔基逝世一周年,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其中演出的一个节目就是根据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改编的一个话剧,台上演巴威尔的年轻小伙子英俊的扮相、娴熟的表演赢来观众热烈的掌声,也引起了坐在观众席中丁玲的注意,她似乎从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胡也频的影子。
这个年轻的帅哥就是20岁的陈明,刚刚放弃了上海商学院的学业,满怀抗日救亡的热情奔赴延安,当时的丁玲是33岁的资深熟女一枚。
陈明这样回忆他第一次见到丁玲的情景:“她那个时候矮胖矮胖的,穿着军装,打着裹腿,系一根皮带,和大家一样,我没有产生什么特别的印象。”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委托中宣部组建“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任命丁玲为西战团主任,陈明被任命为西战团的宣传股长。
一段恋情就此在宣传革命的氛围中拉开了沉重的序幕。
1937年9月,丁玲率西北战地服务团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前线,深入部队演出鼓舞士气,进行战地采访和报道,向当地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协助地方组织救亡团体,去友军演出,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前后辗转数千里,成绩卓著,声名大振。丁玲的名字也随之受到中外新闻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几千里的革命路途中,颇具组织才能和表演天赋的陈明一路努力支持丁玲的工作,而丁玲,也悉心照料陈明的生活,流水般的日子中,两人逐渐产生了超出革命同志的感情。
1938年夏,西站团圆满完成任务回到延安。
老年的陈明回忆爱情的开始是这样的:“那是在一个小饭馆里,我们坐在炕上,我说:主任,你也应该有个终身伴侣了。丁玲反问我:我们两个行不行呢?我听了吓了一跳。事后,我在日记中写道:让这种关系从此结束吧!她看到后,说:我们才刚刚开始,干吗要结束呢?”
1938年,丁玲委托她的亲戚,把自己的两个孩子从湖南接到了延安,其中一个孩子蒋祖林很长一段时间由陈明照顾。
陈明和丁玲之间的微妙关系,很快引来流言蜚语。
但年龄、地位、资历、经历、每一条似乎都是横在丁玲和陈明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丁玲整整比陈明大13岁。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如果女大十三呢,金砖会不会压死人?
丁玲说:“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
面对众多的好心规劝,面对与丁玲间的重重障碍,年轻的陈明烦躁不堪,在烽火剧团担任大队长期间,他认识了团里搞音乐的清秀女团员席萍, 1940年秋,烽火剧团在陇东庆阳演出时,陈明和席萍闪电般的结了婚。
陈明结婚的消息让丁玲痛苦不堪,苦闷中她向挚友闺蜜罗兰倾诉了烦恼。罗兰跑去痛斥陈明。
陈明的回答是:“我的考虑不是因为她是名人,地位比我高,也不是因为她的年龄比我大……只是觉得她的经历太丰富了,过去的生活道路不一样,将来能不能搞到一起,我没有把握。”
他和新婚的妻子席萍去看望丁玲,丁玲强作笑颜祝这对新人幸福,却在两人走后潸然泪下。
陈明婚后的生活平淡如水,很快他就感觉到自己这么做是无法欺骗自己内心感情的,他依然深深思念着丁玲,这种思念随着时间越发变得深重,尤其是从别人口中听到丁玲生活不好的消息时,陈明心如刀割。
经过慎重考虑,陈明向席萍提出离婚,而这个时候,席萍正在中央医院待产。
这个情节在貌似性格平和的陈明身上显示的无比残酷无情。
幸亏那个年代没有婚姻法。
果真没有最牛,只有更牛,这些人确实一个比一个牛。
当时陈明风华正茂,人生有无数种可能,但究竟是什么,促使他不惜冷酷的抛妻弃子,要跟青春已不在的丁玲在一起?当时丁玲带着两个孩子,而且是同母异父的两个孩子。
革命的力量,人格的魅力,抑或这就是命?
问世间情为何物,不过一物降一物。
为了跟席萍离婚,陈明找的理由是:席萍依赖性太强。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他为自己把这样一个牵强的理由强加给无辜者而内疚,也为自己在不当的时刻提出离婚而内疚。但是,对于在这两个女人之间的根本抉择,却是始终无悔的。
孩子出生后,席萍平静地接受了离婚的现实,自己带着孩子生活,选择了伟大的缄默,将隐痛深埋在心底,默默承受,以后的岁月中,从未说过一句陈明与丁玲的坏话。
不久,席萍调到中央医院做化验员,与同在中央医院工作的陈经镇结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解放后,席萍在北京中央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1953年随丈夫调往广州,一直在卫生系统做领导工作,1983年离休。
陈明与席萍的儿子叫陈东海,父子很晚才相认。
2006年初夏,席萍脑出血住院,陈明听说后,字斟句酌,发了一份数百字的电报给陈东海,要陈东海在席萍醒来后念给她听。
陈东海没这么做,他担心年老的母亲听后再受刺激。
那份电报里面充满虔诚的忏悔与内疚。
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错。
令人怆然。
1942年2月,在延安蓝家坪,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陈明在人们的嘲讽和挖苦声中正式结婚。
有情人终成眷属。
丁玲对邻居老太太说:我们爱得很苦。我们结婚没有张扬,没有请客。
据陈明说,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人看好他们的婚姻。
有人说:“丁玲嫁了一个比她小13岁的小丈夫。她打乒乓球的时候,把呢子大衣往后面一甩,她丈夫就赶快伸手接住。”
面对铺天盖地这样的闲言碎语,丁玲毫不在乎,她在乎自己,她对陈明说:“随他们说去,让他们说上几年,还能说几十年?”
丁玲的秘书张凤珠曾肯定的说:如果没有陈明,丁玲活不到1979年。
丁玲晚年也说:如果没有他,我是不可能活到今天的;如果没有他,我即使能活到今天,也是不可能继续写出作品来的。
婚后不久,丁玲就发表了屡遭批判的杂文《三八节有感》,之后一直命途坎坷,这种时候,陈明默默的站在了她的身后。
有学者说,陈明一直扮演了丁玲守护者的角色,在丁玲命途多舛的岁月中,不离不弃,成为其坚强的后盾。
1948年10月丁玲在赠送给陈明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精装本上题词:“留给陈明,因为你给我许多帮助,使我这本书写得比较少一些错误和缺点,而且当我写作的时候,不至为外界所影响我的情绪,我是应该感谢你的。”
新中国成立后,陈明与丁玲在北京度过了一段相对风平浪静的岁月。
1951年春天,他们从“文协”机关的大院搬进了多福巷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内。这是结婚近十年后第一个真正属于两人的小家庭,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小天地。
与丁玲风雨同舟44年的陈明,也只过了这么几年相对平稳舒心的日子,其余的几十年都是在受牵连、遭冤屈的逆境中度过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打破了这种短暂的平静。
1955年,丁玲作为“丁陈反党集团”的主谋遭到批判,1958年被流放到北大荒黑龙江佳木斯农垦局所属的汤原农场劳动改造。
文化大革命中,两人被关进牛棚,相互约定:一不能死,二不能疯。
1970年春天,丁玲和陈明又被秘密关进了拘押政治犯的北京秦城监狱——陈明锒铛入狱的唯一理由就是因为他是丁玲的丈夫。
1975年5月,丁玲获释,陈明也随之获释,紧跟着两人又先后被遣送到山西长治市嶂头公社嶂头大队当农民。
1979年1月13日,75 岁的丁玲才被平反,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回到北京。
在历经种种磨难风雨飘摇的25年中,陈明一直陪伴着她,不离不弃,他们的爱情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
丁玲回到北京不久,在某次文学研讨会上,披了一条鲜红的围巾,颜色耀眼,彪显张扬,引起很多人议论。
随他们去吧,丁玲就是丁玲,一生都在荣辱毁举间,又岂会在乎你多看我几眼?
1982年秋,丁玲和陈明去看望舒群,老朋友在一起回忆往事。丁玲笑着向舒群说:“你还记得吗?当年在延安我和陈明结婚时,你曾说别的都好,就只担心将来能不能偕老,现在你不用担心了,我们不是白头偕老了吗?而且是恩爱到老,幸福到老!
早在延安时期,陈明就曾为丁玲收集整理创作素材。丁玲晚年年事已高,她的作品(包括《杜晚香》、《在严寒的日子里》大多经过陈明的修改润饰。丁玲的重要回忆录《魍魉世界》的最后一章也是陈明续写的。《丁玲文集》出版时,陈明也作过认真的校改。不过,陈明都是在丁玲作品的抄件上进行加工,保留了作品的原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改动都得到了丁玲的认可,所以丁玲戏称陈明为家里的“改家”。她风趣地对人说:人家叫我作家,我还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们家里还有一个“改“家。”
文学,爱情和政治是丁玲一生的三个主题。
丁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牵挂的唯有爱情,她对陈明说:“你再亲亲我,我是爱你的。”而在这句话之后,丁玲说了一句:“你太苦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
这句话足足让陈明搁在心里20年,记忆丝毫不曾减退。
1986年3月4日,丁玲因内脏功能特别是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逝世,享年82岁。其时,陈明刚满69周岁。
当天下午,冰心打来电话询问丁玲病情,不料听到的却是丁玲已逝的消息。
三天后,86岁的冰心在写给丁玲的悼念文字中说:
死而有知,也许有许多欢乐的重逢;
死而无知,也摆脱了躯壳上的痛苦。
这样的达观之语,怕只能出自这位生性恬淡而又经历坎坷的世纪老人之手了。丁玲地下有知,当会心而笑。
有一段话很适合丁玲:作为一个女人,我的一生如此丰富。有激情,有痛苦,有欢乐,有眼泪。作为一个女人,我也许不是规矩和忠诚的。但我忠于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欲望;我对得起自己,也不想伤害别人。如果我做的不够好,请原谅。我,只是个最普通不过的女人而已。说不定,如我这样的女人,应该也可以上天堂。
所有的是非恩怨,魑魅魍魉,在丁玲的身后纷纷扬扬落下,暗香残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