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中国经济宏观篇(一)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1.政府直接投入
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政府策动大量宏观政策,选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期达到激活经济的目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为1。大量的基建投入,例如三峡工程、大量国家级公路网的建设等,主要融资方式以发行债券为主;2。税收制度的改革,例如建立经济特区、东北税改。货币政策在经过数年的传导之后,终于在2003年下半年显现其威力,主要表现为以钢铁、水泥、电力、能源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价格的大幅上升。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持续8次降息,直至出现负利率时代,并且坚持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其巨大效能也在2003年显现,主要表现为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利率敏感性的消费产业价格大幅上扬,而这两大产业又进一步拉动钢铁、水泥、电力、能源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价格。自2003年末起,这种政策策动型增长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也就是政府所提的不可持续的速度型增长。基于政府给出的多个信号,例如行政性收缩信贷、提高准备金率、升息、对大规模高耗能项目的行政型叫停,上述财政政策将出现巨大变化,至少表现为中性,作为本轮高增长的一大主要成因,其推动增长的作用将弱化,当然更多表现为局部分化,例如东北税改将作为强化的积极财政政策拉动东北经济。根据自由经济学的理论,良性的经济应该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控,更多的应该选用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而非让更具行政色彩的财政政策孤军深入。在30年代后期,凯恩斯提出了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在必要的时候调节失效的市场,所谓的政府干预,但以我平衡论的观点,在目前的中国乃至美国,完全自由的市场就如同完全控管的市场一样没有持久性的活力。选取完全自由经济的美国在30年代大萧条之后,走上了政府干预之路,选取高度控管的中国也在80年代选择了市场化改革,这就如同我们彼此从世界的两极向地心进发,正所谓殊路同归,这似乎是一种人类进步的共同选择,只不过有先后快慢之别。基于上述分析,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在目前的经济改革中更为重要,但在中国,货币政策始终难以如美国般发挥高效率,其问题就在于我们没能建立起有效的传导机制。在美国,格林。斯潘运用利率调控就像我国用行政干预一样驾轻就熟,关键在于他们由完全自由化的市场发展而来,而我们不得不面对计划经济留下的意识惯性。作为利率有效传导体的资本市场(包括股市、债市、期市、汇市)在中国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合理认识,但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面对其重要性,这在国九条上已经有所显现,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不再是试验田,而要肩负起调节经济的重任。如果不能打通这个制约中国经济的任督二脉,中国经济必将出现巨大危机。这一点从迫切的银行改制也可见一般,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诞生、广信事件,到央行动用外汇储备注资建行中行,单一化的货币传导体系一直困扰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是唯一化解之道,所谓的银行上市更多的只是掩耳盗铃,或者说是本末倒置。没有良性的市场来分担经济调节的功能,上市的银行又会重归圈钱旧路。银行业很难依靠其本身来调节经济布局,充其量只是众多力量中的一部分,所以从战略的角度而言,作为负责的政府,建立良性的资本市场将是我们应对金融风险的关键一战。虽然我们实行外汇管制,但大量的海外热钱依旧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这在众多海外分析师就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报告中可以看到。也就是说,从国际战略上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所谓的外汇管制已经不是最有效的防范手段了,一个健康完善的金融体系才是必由之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建设的迫切性,它不等同于单纯的单边牛市,更侧重于制度的建设,这一点和近期的多项举措相吻合。资本市场最重要环节的股市目前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建设,成为众中之重,所以它必将是金融改革的生死要穴。基于这一点,有理由相信政府会策动一轮新牛行情,以帮助完成金融体系的重大变革,当然其过程将相当复杂,是极为艰巨的博弈过程。中短期我相信政府会获胜,毕竟现在爆发金融危机,或者说进入长期衰退是不成立的,但长期而言, 胜败尚难定论,中国必然会经历大萧条的洗礼,这一点和人类社会螺旋形发展相吻合。人类不能回避衰退,只能相对延长扩张期,减少衰退的冲击,这就是所谓经济层面对执政党能力的考验。总之,从上述观点,我中短线看多(未来2-5年),长线看平偏空(未来10-20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理财投资税务 / 中国经济宏观篇(一)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1.政府直接投入
    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政府策动大量宏观政策,选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期达到激活经济的目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为1。大量的基建投入,例如三峡工程、大量国家级公路网的建设等,主要融资方式以发行债券为主;2。税收制度的改革,例如建立经济特区、东北税改。货币政策在经过数年的传导之后,终于在2003年下半年显现其威力,主要表现为以钢铁、水泥、电力、能源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价格的大幅上升。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持续8次降息,直至出现负利率时代,并且坚持紧盯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其巨大效能也在2003年显现,主要表现为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利率敏感性的消费产业价格大幅上扬,而这两大产业又进一步拉动钢铁、水泥、电力、能源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价格。自2003年末起,这种政策策动型增长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也就是政府所提的不可持续的速度型增长。基于政府给出的多个信号,例如行政性收缩信贷、提高准备金率、升息、对大规模高耗能项目的行政型叫停,上述财政政策将出现巨大变化,至少表现为中性,作为本轮高增长的一大主要成因,其推动增长的作用将弱化,当然更多表现为局部分化,例如东北税改将作为强化的积极财政政策拉动东北经济。根据自由经济学的理论,良性的经济应该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控,更多的应该选用市场化的货币政策,而非让更具行政色彩的财政政策孤军深入。在30年代后期,凯恩斯提出了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在必要的时候调节失效的市场,所谓的政府干预,但以我平衡论的观点,在目前的中国乃至美国,完全自由的市场就如同完全控管的市场一样没有持久性的活力。选取完全自由经济的美国在30年代大萧条之后,走上了政府干预之路,选取高度控管的中国也在80年代选择了市场化改革,这就如同我们彼此从世界的两极向地心进发,正所谓殊路同归,这似乎是一种人类进步的共同选择,只不过有先后快慢之别。基于上述分析,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在目前的经济改革中更为重要,但在中国,货币政策始终难以如美国般发挥高效率,其问题就在于我们没能建立起有效的传导机制。在美国,格林。斯潘运用利率调控就像我国用行政干预一样驾轻就熟,关键在于他们由完全自由化的市场发展而来,而我们不得不面对计划经济留下的意识惯性。作为利率有效传导体的资本市场(包括股市、债市、期市、汇市)在中国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合理认识,但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必须重新面对其重要性,这在国九条上已经有所显现,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不再是试验田,而要肩负起调节经济的重任。如果不能打通这个制约中国经济的任督二脉,中国经济必将出现巨大危机。这一点从迫切的银行改制也可见一般,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诞生、广信事件,到央行动用外汇储备注资建行中行,单一化的货币传导体系一直困扰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是唯一化解之道,所谓的银行上市更多的只是掩耳盗铃,或者说是本末倒置。没有良性的市场来分担经济调节的功能,上市的银行又会重归圈钱旧路。银行业很难依靠其本身来调节经济布局,充其量只是众多力量中的一部分,所以从战略的角度而言,作为负责的政府,建立良性的资本市场将是我们应对金融风险的关键一战。虽然我们实行外汇管制,但大量的海外热钱依旧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这在众多海外分析师就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报告中可以看到。也就是说,从国际战略上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所谓的外汇管制已经不是最有效的防范手段了,一个健康完善的金融体系才是必由之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建设的迫切性,它不等同于单纯的单边牛市,更侧重于制度的建设,这一点和近期的多项举措相吻合。资本市场最重要环节的股市目前严重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建设,成为众中之重,所以它必将是金融改革的生死要穴。基于这一点,有理由相信政府会策动一轮新牛行情,以帮助完成金融体系的重大变革,当然其过程将相当复杂,是极为艰巨的博弈过程。中短期我相信政府会获胜,毕竟现在爆发金融危机,或者说进入长期衰退是不成立的,但长期而言, 胜败尚难定论,中国必然会经历大萧条的洗礼,这一点和人类社会螺旋形发展相吻合。人类不能回避衰退,只能相对延长扩张期,减少衰退的冲击,这就是所谓经济层面对执政党能力的考验。总之,从上述观点,我中短线看多(未来2-5年),长线看平偏空(未来10-20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中国经济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社会信用的严重缺失,而且此问题目前不但没有解决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原因是多方面的,至于最根本的,真正关心中国经济的都会很清楚,俺就不多唠叨了。
      • 那么解决之道何在呢?谈到信用体系,这超出了单纯经济的范畴,可能需要更多的高手来探讨。望洋兴叹乎?
        • 恐怕要等财富争夺结束之后,现在的"混乱"对权力阶层恰恰是一种完美的有序。
        • 文章没有细看,但谈中国经济照办一些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恐怕有难度。我的观点之一: 目前中国的经济就是权力经济。
          • 所有麻烦的根源均可在此找到.
            • 麻烦也罢,病诟也罢,存在的事物有其存在的价值(无关其是非功过),之所以写这样的文章,无非是抛砖引玉,想听听各位的高论,但非仅说些怨语。
              • 恐怕还是到其它专门的经济网站讨论合适。本人也只是主要对一些身边能来钱的事物/理论感兴趣。
                • 很多事情你觉得好,反而不怎么样,你觉得有问题,它反而生机勃勃。国内的模式符合国情,肯定有前景。承认自己不是大牛难,国内搞经济的肯定有大把比这里放炮的牛
                  • 俺肯定不是大牛
                    俺希望中国经济可以一路走好。不过客观现实是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的。金融风暴、经济的周期性衰退不是因为你不希望它来就不会来的。亚洲金融风暴也不是东南亚国家盼来的。
                  • 正所谓塞翁失马嘛!
                  • 存在即合理,指有其道理,倒并不一定"国内的模式符合国情,肯定有前景"。举个例子,看这个联结....
          • 看了一下各位高手的评论,都很有道理,但我感到所有问题都是很根本,但也相互联系,牵一发动全身。光是解决其中一个,或二个并不解决问题。相对而言,比较倾向于草头猪王的理解